2022年岭垄村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评为“重点帮扶优秀村”,2023年被评为省级“脱贫观测村”“传统村落”甘孜州“三大计划样板村”。驻村第一书记雷伟刚个人也荣获2023年全省“优秀第一书记”、2024年甘孜州“优秀共产党员”。把时间拨回到2021年7月,当越野车盘旋在丹巴县墨尔多山镇的盘山公路上时,车窗外陡峭的崖壁与奔腾的小金河构成一幅惊心动魄的画卷。海拔定格在2500米,远处错落的藏寨炊烟袅袅——这个藏在云端的岭垄村,即将成为我军旅生涯后又一个“根据地”。
给钱给物,熊猫体育直播不如建个好支部是我驻村后最深的体会,初到岭垄村,合并后的折龙组与李龙组遥遥相望,党群服务中心设在山下,折龙组群众办事要徒步两小时。更揪心的是组织生活记录本上的空白:33名党员平均年龄超50岁,“三会一课”到会率不足六成。为打破僵局,我带着驻村队员、村支两委入户走访,在火塘边听老党员讲红军在丹巴的故事,在玉米地里和年轻党员聊短视频带货。此外,我主动发挥能动作用,四处奔走,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募集资金15万元,为折龙组修建了活动室和篮球场,满足了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打通了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文化建设“最后一公里”。
乡村振兴既要修路搭桥,更要搭建人才成长的阶梯。针对党员老龄化问题,我们启动青苗计划,把返乡大学生、致富带头人纳入党员及村后备力量,先后发展党员3名,入党入党积极分子5名,优秀农民工2名,为村级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岭垄村的产业困境像横亘在眼前的墨尔多山:562亩耕地分散在25°以上坡地,村民收入主要靠养殖和种植核桃、花椒等农产品。第一次入户走访时,脱贫户唐牟勇指着猪圈苦笑:雷书记,好猪肉烂在山沟里啊!这句线年春节前,我带着驻村队员、村干部挨家挨户了解藏香猪的养殖情况,通过核算,全村有上万斤猪肉急待销售,于是我的朋友圈变成了岭垄村藏香猪的直销平台。零下5℃的寒夜里,我们与群众一道给猪肉编号、真空包装,凌晨三点装车发往成都。当20余万元货款交到村民手中时,秀英把哈达挂在我脖子上:卖猪肉的雷书记,扎西德勒!。
最让我自豪的是村集体产业的发展。在充分结合岭垄村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理清产业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思路,探索出“村集体+致富带头人+脱贫户”的发展模式,整合120余万元资金建成集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农场,持续稳定提高农户收益;同时,我还充分发挥组织后援优势,积极发动派员单位、社会企业采用以购代捐、消费帮扶等形式,帮助群众销售花椒、野生菌、“美人脆”苹果等农副产品,助力群众销售农副产品总额突破230余万元,年人均增收近1900余元,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6·17山洪泥石流留下的伤痕触目惊心。我到任后,面对折龙组3公里破破烂烂的通组路和李龙组1公里的灾毁路,我心头一震,为了修路,我向上争取资金,向下协调村民,逐户逐人开展协调,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和软磨硬泡等方式,妥善解决征地善后等问题,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4公里的通组道路得以顺利铺装,终于修出了一条方便“山里人”出行的幸福路。
更艰巨的是解决李龙组饮水难题。我们攀爬海拔3000米的山脊找水源,在零下的冰瀑旁测绘管线,使得清冽的山泉流入李龙组43户人家,真正让群众喝上了干净水,彻底解决安全饮水问题。村民王华说:这股泉水流淌的何止是清水,更是党和政府润物无声的关怀。
4年驻村,最珍贵的不是获得全省优秀第一书记的荣誉,而是村民手机里存着的雷书记热线:朋友圈里卖猪肉、修通四公里的损毁路、流入人家的清冽山泉……这些琐碎小事织就了356位村民的信任。未来这片土地也将与我深深交织在一起,因为我知道,这片土地给我的,远比我付出的多——它教会了一名退伍军人:只要心贴着泥土,悬崖村也能种出希望。
新闻热线电话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广告招商电话 行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