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体育门户)官方网站

熊猫体育资讯:从巴山“好畜”到巴山好肉巴中市加快打造全国优质肉制品供应基地-熊猫体育官网

快捷导航

资讯动态

熊猫体育资讯:从巴山“好畜”到巴山好肉巴中市加快打造全国优质肉制品供应基地
2025-07-13 04:49:26

  作为“巴中仅有,通江独有”的纯血统土鸡,山地梅花鸡具有“金梅花”和“银梅花”的独特羽色,以及肉质细腻、香气浓郁、富硒益智养颜等独特“内涵”

  近年来,通江县着力构建集保种、选育、市场开发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目前全县共有100余家山地梅花鸡新型经营主体,存栏36万只;争取2027年出栏量达300万羽,产值达4.5亿元

  巴中肉制品产业配套条件与政策优越,本地生猪存栏量高,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猪肉原材料;巴中在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突出,周边有重庆、西安、成都等大城市,消费潜力很大

  2021年5月,中国农业企业500强、中国食品行业百强企业山东龙大美食股份有限公司入驻巴中,推动我市高端肉制品产业生产模式实现从“小散弱”到“规模化”跨越,产业链完成从“单一屠宰”到“全链条增值”重构,产业布局实现从“单点突破”到“集群化发展”升级

  我市以“绿色有机、品质可溯”的差异化定位,将本地优势特色畜禽经绿色、有机认证,构建全链条可追溯体系,通过本地屠宰加工、全程冷链物流,入驻国内一二线重点城市大中商超,抢占高端市场份额

  我市正坚持抓前端畜禽养殖,做大规模体量;抓中端精深加工,实现延链增值;抓后端营销推广,拓展终端市场

  力争到2027年,全市高端肉制品产业规上工业产值达到80亿元,综合产值突破300亿元,建成西部高端肉制品加工园区、全国优质肉制品供应基地

  今年一季度,全市高端肉制品产业链规上工业企业共30家,实现产值4.92亿元,同比增长33.7%。

  山地梅花鸡、青峪猪、空山牛、南江黄羊……每一个熟悉的品牌背后,都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通过养殖、加工、销售等一系列流程,将一道道美味送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推动高质量发展,产业是核心支撑。当农业大市握紧“养殖端”与“加工端”两大引擎,巴山大地的猪牛羊鸡等养殖业不断发展壮大,正以全链升级之姿叩开多元化食物供给的新大门。

熊猫体育资讯:从巴山“好畜”到巴山好肉巴中市加快打造全国优质肉制品供应基地(图1)

  7月9日,走进通江县杨柏镇太平场村的山地梅花鸡原种场,一群群毛色鲜亮、体态匀称的山地梅花鸡正在觅食,为山林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杨柏镇山地梅花鸡原种场是通江放养森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梅花鸡全产业链的重要投资项目之一,也是我市立项的市级重点产业项目。项目占地约52亩,以国家级保种场标准修建,建成后将成为我市优质山地梅花鸡种源基地。

  作为山地梅花鸡保种单位,通江放养森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已制定山地梅花鸡全产业链的发展规划。“我们成立了一个技术服务团队,为全市的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持,以推动山地梅花鸡产业健康发展。”该公司副总经理胡佑萍说。

  作为“巴中仅有、通江独有”的纯血统土鸡,山地梅花鸡具有“金梅花”和“银梅花”的独特羽色,以及肉质细腻、香气浓郁、富硒等独特“内涵”。2024年9月,山地梅花鸡成功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现场核验。

  “这意味着山地梅花鸡将获得国家层面的系统性保护和育种支持。”通江县畜牧站山地梅花鸡产业链办公室工作人员何静表示,这对打造山地梅花鸡种业“芯片”,提升品牌价值与市场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山地梅花鸡作为我市确定的农业六大主攻单品之一,如何做大做强这一特色产业、实现链式发展?

  “我们与四川农业大学及市农科院进行科研合作,在梅花鸡的保种及提纯复壮上进行科研攻关,以满足全市养殖户对优质梅花鸡种苗的需求。”通江县畜牧站副站长魏川介绍。

  科技为山地梅花鸡发展插上“腾飞翅膀”。近年来,通江县积极开展品牌申报、强化种质资源保护、持续进行科技攻关,并陆续启动山地梅花鸡全产业链、原种场及深加工项目建设,着力构建集保种、选育、市场开发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今年3月,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和鸡创新团队的多名专家来到杨柏镇山地梅花鸡原种场,开展山地梅花鸡核心种群保种、选育及非笼养场考察工作,为推进山地梅花鸡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目前,通江县共有100余家山地梅花鸡新型经营主体,存栏36万羽。其中,龙头企业1家、县级重点企业6家、村集体经济49家、新型经营主体60余家,实施重点项目1个。

  下一步,我们将在保种选育、养殖增量、屠宰加工等方面持续发力,发展山地梅花鸡全产业链,争取2027年出栏量达300万羽,产值达4.5亿元。谈及未来发展,魏川信心满满。

熊猫体育资讯:从巴山“好畜”到巴山好肉巴中市加快打造全国优质肉制品供应基地(图2)

  精细加工是肉制品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从养殖到加工的全链条标准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7月8日,在位于恩阳区柳林镇的巴中龙大肉食品有限公司生猪屠宰厂区排酸库内,一排排猪肉被悬挂着进行冷却处理。

  “排酸过程中,猪肉要在24小时内进行冷却处理,温度通常在04,才能达到更加健康美味的效果。”该公司工作人员李毅介绍。

  在生猪屠宰厂区对面的肉制品深加工厂区内,工人正在操作间进行分割、拌料、油炸等工序,一块块色泽金黄的小酥肉很快出炉。

  作为中国农业企业500强、食品行业百强的山东龙大美食,自2021年5月起跨越千里与巴中共建西部肉制品生产基地,从签约到投产高效推进。

  巴中龙大的成立,既是龙大美食布局西南市场的关键落子,也是巴中食品饮料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巴中肉制品产业配套条件与政策优越,本地生猪存栏量高,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猪肉原材料。此外,巴中在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突出,周边有重庆、西安、成都等大城市,消费潜力很大。”该公司总经理简国军说。

  据了解,该公司已构建“基地+园区+市场”发展模式,并通过业务布局刺激产业链上下游,带动物流、包装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该公司以猪肉食品工业升级助力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生态,为老区巴中振兴发展增添了产业发展新动能。

  作为全国食品行业龙头,龙大美食的入驻恰如为巴中肉制品全产业链补上一块关键“拼图”,推动形成“头部企业牵引、配套企业支撑”的发展格局,助力全市生猪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凝聚产业合力、释放发展爆发力。

  龙大美食入驻巴中,还推动我市高端肉制品产业生产模式实现从“小散弱”到“规模化”跨越;产业链完成从“单一屠宰”到“全链条增值”重构;产业布局实现从“单点突破”到“集群化发展”升级。

  市场主体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实践者,其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进程和质量。

  作为巴中高端肉制品生产的龙头企业之一,龙大美食在推进产业链整合、供应链掌控、创新链培育等方面,正在逐步成为我市特色优势产业培育的主引擎。

  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上,青峪猪、南江黄羊、空山牛等特色农业品牌亮相巴中综合形象展示馆。

  有了好产品,更要有好销路、好市场。去年年底,巴中市现代农业产业高端肉制品投资推介会暨四季度重点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在河南郑州举行,巴中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吸引了一大批知名企业来巴投资,共90余家知名企业和商协会到场共商合作、共谋发展。

  “我们以‘绿色有机、品质可溯’的差异化定位,将本地优势特色畜禽经绿色、有机认证,构建全链条可追溯体系,通过本地屠宰加工、全程冷链物流,入驻国内一二线重点城市大中商超,抢占高端市场份额。”市农业农村局畜牧科相关负责人李迪介绍。

  一手抓招引,一手抓培育。我市正坚持抓前端畜禽养殖,做大规模体量;抓中端精深加工,实现延链增值;抓后端营销推广,拓展终端市场,“产、加、销”并重。同时,持续在市场定位、品牌打造、目标区域和物流运输上发力,持续推动高端肉制品产业扩规模、延链条、增效益。

  去年,市政府印发的《巴中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推进方案》中提出,要立足本地特色种养资源禀赋,锁定六大主攻单品,按照“一主攻单品一专项方案”要求,制定完善巴山肉牛、南江黄羊、青峪猪、山地梅花鸡、巴中云顶茶和通江银耳(食用菌)高质量发展专项方案,明确具体工作任务,推动优势品种做成拳头支柱产业。

  “这一方案符合高端肉制品多样化、营养化、品牌化的发展趋势。”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按照“三产联动、龙头带动”思路,着力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深耕区域市场靶向发力,面向全国市场创新特色食品,打造区域性肉类加工供应基地。

  市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师冯钰表示,立足现有基础,全市高端肉制品产业将坚持“强种源、扩基地、延链条”原则,以“五个一批”为抓手,持续筑牢产业根基、激活增长动能。

  巴山肉香漫四海。力争到2027年,全市高端肉制品产业规上工业产值达到80亿元,综合产值突破300亿元,建成西部高端肉制品加工园区、全国优质肉制品供应基地。(巴中融媒记者 翁凯 曾洲/文 何雨隆/图)熊猫体育官网熊猫体育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