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数字化的浪潮奔涌而至,乡村振兴的画卷正被赋予全新的底色。在潍坊,数字技术不仅重塑着乡村的生产方式,更深刻改变着农民的生活方式,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近日,大众网联合潍坊市农业农村局推出“潍坊智农新篇”专题报道,记者将深入40个数字农业应用场景,带我们一起解码潍坊农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听“数”说新时代农耕文明,看“智”绘农业强市新篇。
在潍坊青州西南山区的薄雾中,3万亩有机生态谷镶嵌在群山之间。清晨的阳光穿透松林,洒向黑山猪和跑山鸡,有种“悠然自得”的田园惬意,天然一幅绿野牧歌的画卷。
这里是山东一正有机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基地,一场关于“自然与科技”的对线年注册成立至今,这家企业用14年时间完成了从传统养殖到智慧农业的蜕变,更在有机坚守、科技赋能与产业链延伸的三重探索中,勾勒出中国现代农业的转型样本。
“‘一正有机’这个名字,就是我们的初心。在我国传统文化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分为天、地、人、道、自然,‘一’代表万事万物和自然而然的法则,‘正’代表在经营的过程中要正心、正念、正道、正法。”在一正有机董事长李永军看来,“一正有机”既是企业字号和商品商标,更是企业行为准则和座右铭。
据了解,在李永军还是孩童时,老师在课堂上问大家的理想,多数人脱口而出的是科学家、工程师、解放军、老师这些“崇高职业”,唯有李永军说:“我想当农民技术员。”这句“胸无大志”的回答引来全班哄堂大笑,连老师也忍不住追问:“为啥要干这么个又脏又累的行业?”当时没人能意识到,这个被嘲笑的童年理想,会在今后一点点实现。
在李永军的记忆里,农田中永远活跃着蚂蚱、蛐蛐、蝈蝈、螳螂、蚯蚓、田鼠、青蛙等几十种小生灵,那种万物共生的和谐景象,成了他挥之不去的念想。2007年,李永军所在的企业进行改革,安排李永军到西部工作,但李永军对种植、养殖的农业更感兴趣,于是主动请缨为集团创立一个新的业务板块“有机产品”,成立了一正有机食品公司。“既能帮农民增收,又能推动食品安全,这比什么都有意义。”于是,李永军踏上了这条路。
一正有机成立初期的日子,比李永军预想的更艰难。选地最终敲定为与仰天山国家森林公园毗邻的王坟镇——这里山峦叠嶂、森林茂密,30公里内无任何污染源,是天然的“大氧吧”。但这片世外桃源般的土地,开发难度也超乎想象。更大的挑战在产品上市后接踵而至,2010年,一正有机的第一批黑山猪肉面市,60元/斤的定价让消费者望而却步。“普通猪肉才十块,谁会花六倍价钱买这个?”经销商的质疑、市场的冷遇,让公司很快陷入困境。按照有机标准,黑山猪需散养12个月以上,饲料必须是有机粮食,防疫不能用抗生素,这些都让成本居高不下。
为了挺过难关,李永军抵押自己的房子,又请亲戚朋友联保贷款,把全部资金投入到基地建设中,修路、打井、建猪舍,扩大有机粮食种植面积,确保饲料自给自足;引进优质种猪,提升种群质量;完善防疫设施,构建生物安全屏障。在病虫害防治上,李永军同样坚持着外人眼中的“笨办法”。他拒绝使用化学农药,而是创造性地放飞赤眼蜂、丽蚜小蜂、平腹小蜂等天敌昆虫,配合黄板诱杀、杀虫灯等物理手段,实现“以虫治虫”。“刚开始见效慢,有人说这是瞎折腾,但我知道,重建自然的生态平衡需要时间。”
几年后,生态谷里重现了他童年记忆中的景象:蚯蚓在土壤里穿梭,青蛙在溪边跳跃,瓢虫和蚜虫共生,各种昆虫各司其职,形成了稳定的生态链。这种对自然规律的敬畏,让一正有机的产品通过了最严苛的有机认证,也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果说有机养殖是夯实了产业根基,那么智慧化改造则是为这棵大树注入了生长激素。2019年,一块“山东省智慧畜牧应用基地”的奖牌被挂进一正有机的荣誉室,这标志着企业的发展进入新阶段。从传感器监测到AI算法预警,从精准饲喂到全程溯源,科技的力量渗透到养殖、加工、销售的每个环节,让传统畜牧业焕发出现代活力。
在黑山猪繁育中心,智能环境监测系统构建起一张无形的网。上百个传感器实时采集温湿度、氨气浓度、光照强度等数据,传输到管理平台,取代了饲养员凭经验判断的传统模式。
这套系统贯穿养殖全程,让养殖效率发生了质的飞跃。在集中饲养阶段,使用无线实时监控系统,通过传感器、管理测控装置等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对养殖场的温湿度、空气、用水等实时监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监控后台会进行数据采集、分析、预报警,形成数据库及数据报表,为下一步优化饲养管理提供数据参考。在散养阶段,通过高清摄像监控系统,监测散养畜禽的健康状况和行动轨迹,支撑起“私属农场”和“共享农场”的创新模式。
同时,精准饲喂系统则体现了科技的“精打细算”。在养殖场区安装智能喂食器和称量装置,根据黑山猪和跑山鸡每餐的食用量、每日食用次数等需求来实施精确饲喂,避免投食过度或畜禽饥饿,有效降低了饲料方面的浪费,实现科学饲喂、精准饲喂,大大提高畜禽的养殖效率和养殖效益。通过系统实现智慧化识别,可以远程制定调整饲喂方案,实现畜禽的健康状况智慧化管理。
对养殖业而言,疾病防控是生死线。一正有机的智慧化系统筑起了多重防线:一方面实时监测养殖场环境指标,温湿度、空气质量等,智能环控设备能及时发现并处理环境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监测黑山猪和跑山鸡的体温、行为和呼吸等个体生理数据,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实现疾病的早期预警和快速诊断,及时采取措施遏制传染病蔓延,全力保障畜禽的健康生长。
现代科技的助力,还体现在与消费者的连接上。在一正有机的专卖店,每一个畜牧产品的单品,都能从一个二维码,追踪溯源到它的生产全流程,每个环节的时间节点、责任人、质量标准等信息。“质量承诺”实现每款畜牧产品,都张贴生产责任人头像标贴,提高了生产者责任意识和消费者安全感。
数字化的触角还延伸到了销售终端。云卡易销售管理系统整合了29家专卖店和15000名会员的信息,通过分析消费数据,精准推送产品和活动。系统还能预测市场需求,例如根据历年销售数据,提前3个月规划并储备春节期间的猪肉产品,有效避免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从养殖场到餐桌,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科技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一正有机的产品走进更多家庭。
黑山猪肉走上餐桌,有机粮食进入厨房,生态谷也迎来了一批批游客,一正有机的产业链已从单一养殖成功延伸至“种养加销游”的全领域。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智慧农业技术应用、观光体验数字化、产学研资源整合、电子商务平台构建、农产品溯源系统等方面的综合推进,一正有机正逐步打破产业边界,将种植、养殖、加工制造与生态观光、产学研等第三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模式,构建起环环相扣、相互滋养的生态循环系统,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周末的生态谷总是热闹非凡,这片昔日的生产基地,如今已化身为充满生机的“自然乐园”和“有机生活课堂”。生态旅游的开发,标志着一正有机完成了从默默耕耘的“幕后生产者”到与消费者亲密互动的“台前体验者”的转身。
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化身小小农夫,在饲养员的带领下,小心翼翼地钻进鸡舍捡拾温热的有机鸡蛋,聆听关于“鸡妈妈”如何自由觅食、拒绝笼养的生动故事;游客们则能亲手采摘带着晨露的翠绿蔬菜,挑选新鲜出栏的黑山猪肉,然后在配备齐全的共享厨房里,将这些零距离获取的食材烹饪成一道道充满田野气息的美味佳肴。
这些沉浸式的体验活动,远不止于简单的乐趣。它们在欢声笑语中悄然播撒着有机农业的种子:孩子们真实触摸到土壤的湿润,游客们品尝到食材的本真滋味,大家亲眼目睹猪群在橡树林下自由奔跑、蔬菜在无化肥农药的土地上自然生长,于是,有机、健康、可持续的理念便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化作了可感、可知、可信的生活实践。
这种“从田间到舌尖”的全程参与感,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满意度与粘性,更在无形中完成了最深刻、最有效的理念传播,培养出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鉴别力和对生态农业的认同感。它让消费者在亲近自然、享受健康的同时,真切感受到产业链贯通带来的品质保障与生活方式升级,让人们牢牢地记住了“金猪拱门”“绿野牧歌”这两个为健康加分的有机食品品牌,最终实现了品牌价值、经济效益与生态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站在新的起点,一正有机的探索从未停止。从2009年的荒山拓荒到如今的三产融合,一正有机这些年的探索,恰是中国有机农业从边缘走向主流的缩影,这条用数据与生命编织的产业链,正让山川的馈赠穿透城乡壁垒。
公司先后获评青州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企业、潍坊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山东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潍坊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潍坊市畜牧标准化生产基地、山东省智慧畜牧应用基地、山东省优质特色畜产品企业等荣誉。一正公司的“金猪拱门”“绿野牧歌”系列产品也获得了农业农村部?“名特优新”产品品牌、潍坊市知名农产品企业品牌和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品牌。
这家企业正一步步实现着最初的承诺:用坚守让自然回归本真,用科技让农业焕发新机,更用完整的产业链,让每个人都能触摸到自然的馈赠,品尝到岁月的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