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6日讯(记者 张欣瑜) 原生态牧业于今日在香港主板挂牌,公司股份以2.70港元中下限定价(招股价范围2.49至3.18元)。日前,原生态牧业在港股发布公告表示,公司于香港公开发售部分收到约16.97亿股认购申请,超额认购13﹒89倍。
国际发售初步提呈的发售股份获适度超额认购。国际发售的发售股份最终数目为10.99亿股股份,相当于全球发售初步可供认购的股份总数约90%。
公告显示,根据与蒙牛订立的基础投资协议,蒙牛认购的发售股份数目现已确定为172,275,000股(将组成国际发售股份的一部分),相当于全球发售完成后公司已发行股本的4.4%及国际发售股份最终数目的15.7%。
公司股份以2.70港元中下限定价(招股价范围2.49至3.18元),所筹净额约25.17亿元,较之前集资最多约38.8亿港元的目标少了10逾亿。按分配结果,于甲组申请一手1000股中签率100%,申请两手2000股中签率为60%,申请三手3000股中签率为45%。
据原生态牧业的官网显示,该公司为乳牛畜牧公司并主要生产原料奶。该公司的四个牧场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和吉林省,截至去年共饲养37000头乳牛,每日生产约460吨原料奶。公司去年的原料奶的平均售价达到每吨约4100元(注:黑龙江去年政府指导价为每吨3310元),较中国主要生产地区的原料奶平均售价高出约25%。
行业记者称,看到了一份原生态牧业的路演文件。根据记载,公司由赵洪亮、赵宏宇两兄弟控制,合共在上市前持股45.5%。而且原来伊利集团才是它最大的客户,其次是蒙牛、飞鹤、光明和艾倍特(一家国内奶粉商,赵洪亮持有18.39%的股权),它们几乎占据了该公司的全部收益。其中,蒙牛、飞鹤采购该公司原料奶分别生产“高档产品”特仑苏和星飞帆。而前三大客户占其总销量达到近七成。
上述文件也显示,它和飞鹤乳业的渊源最为密切。在最初在黑龙江成立时,12名持股人中11名来自飞鹤原来和现任人员。首先,在2010年公司是从飞鹤方面收购2个牧场起家的,全部收入也都来自对飞鹤的销售;此外,飞鹤连续3年为它进行担保借款,它则向飞鹤供应原料奶来支付收购上述牧场的代价。
原生态的财报显示,最近3年它的收入呈现爆发性增长。例如,2010年只有30万元,2011年就激增至1.49亿元,到2012年更进一步攀升至6.89亿元。
而按原料奶产量拍卖,原生态牧业是国内第四大供应商,去年的产量为168千吨,排在现代牧业(494千吨)、辉山乳业(388千吨)、北京三元(224千吨)之后。值得一提的是,蒙牛及其大股东中粮集团在前两者都已经实现了控股、参股。
在路演文件中,原生态牧业表示,计划在未来3年里在松嫩平原新建5个牧场,在2017年将让总乳牛数目增加到10万头。为此,在这3年期间新建牧场的资本开支预计将达到13.81亿元。
对于蒙牛再度积极成为原料奶供应商大股东,业内普遍认为原因是为了保证其高端奶源的供应。根据路演文件,原生态牧业和5大客户的销售合约是一年一签的,供应量有约定“保底”,但是同时也有5%-20%的灵活性。
值得注意的是,飞鹤采购原生态牧业的原料奶比例目前占到25%,日后可能还会继续上升。由于国内缺乏规模化的牧场,该领域上游大公司的竞争有限,优质原料奶价格水涨船高,原生态牧业在上半年的价格已经上涨至每吨4526.7元。